《金錢世界》影評:這9件事,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電影海報, 台灣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 2017年) / 金錢世界(台灣) / 金钱世界(中國) / 萬惡金錢(香港)

電影改編自真實人物與事件,石油大亨尚‧保羅‧蓋提曾是當代最富有的富翁,卻在孫子被綁架時,拒絕支付贖金給綁匪。像這種不太合乎常人行為的事,本來就很容易引起大眾的關注,電影內容著重在去解釋保羅‧蓋提的行為動機,以「他其實沒那麼不近人情」的角度來解釋,也針對娛樂效果做了不少劇情變動。由知名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執導,他是個很懂得觀眾想要什麼東西的導演,作品風格多變、題材廣泛,他在這部電影中的確也放了很多觀眾會喜愛的要素。

2017年10月 #Me Too 活動迅速在好萊塢爆發開來,原本的男主角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爆發性侵醜聞,電影本來已經完成並要在影展首映,後取消影展首映,導演當下決定替換主角凱文·史貝西,找來克里斯多夫‧普拉瑪(Christopher Plummer)重新拍攝主角所有的鏡頭,只花了9天完成補拍,最後電影順利在原訂12月檔期上映。

而補拍過程又引發另一起同工不同酬(性別差異)爭議,傳所有員工本都答應無酬幫忙補拍,但因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拒絕找人替換凱文·史貝西的決定,除非另外支付他150萬補拍片酬,後也支付給他這筆酬勞,而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卻只有每天800美元伙食住宿的補拍酬勞。(補拍凱文·史貝西戲份的部份,主要以這兩位演員的戲份為主)事件爆發後,馬克‧華柏格以蜜雪兒‧威廉絲的名義捐出這150萬酬勞給 Time’s Up 活動。(資料可參考金錢世界@維基

以雷導的拍攝手法而言,這部電影較適合在不知道綁架案始末的狀態下觀賞會較為有趣,才容易融入角色情境,若有興趣再去搜尋事件相關介紹,瞭解電影與事實真相的差異。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宣傳 | 歷史 | 額外收錄

 

觀影情報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黑手黨光榮黨;流鶯(義大利)、貝都因人、蒸汽火車、油輪(J. Paul Getty Oil Company tanker)、雜誌採訪(《花花公子》)、電報、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機場、骨董、飛靶射擊、認屍、卡賓槍騎兵隊/Carabinier、仿冒品工廠(皮包)、《Virgin and child with a pear》、警察局、報紙、電報紙條/ticker tape

電影背景:羅馬|1973年、蓋提莊園@英國|1973年7月10日、沙烏地阿拉伯|1948年、法國土倫造船廠|1958年、雜誌採訪|1965年、卡拉布里亞@義大利|1973年7月、舊金山|1964年、羅馬競技場|約1964年、哈德良別墅|約1964年、摩洛哥|1971年8月、舊金山|1971年9月、羅馬機場|1971年10月、卡賓槍騎兵總部@羅馬|1973年7月、蘇富比羅馬辦公室

 

影評

電影深知觀眾需要什麼

看電影的過程感受最為強烈的,莫過於「電影深知觀眾喜歡哪些電影元素」,僅僅是個人的觀察角度,會讓我有這種想法的原因,不難看出電影聚焦在幾個主軸:

令觀眾動容的偉大女性角色

電影花了極大篇幅在描寫媽媽(蓋兒,以下皆以角色間的關係或職務來稱呼)的心境,把這個角色的母愛天性嶄露無遺,像寧肯放棄離婚後能得到的龐大財產也要兒子的撫養權讓他遠離不健康的家庭環境,急著拯救兒子除了得向反感的前公公求助外,遇到公公閉門不見時的著急更是可想而知(這部分對於較追求爽片類型的觀眾而言會較為沉悶)。電影塑造出一位堅毅卻又令人同情的母親角色,很容易獲得觀眾共鳴。

令觀眾同情的反派角色

常見這類型綁架題材的電影,由其像這部把劇情聚焦在爺爺與媽媽身上,對綁匪的描寫很有可能就單純只是個綁匪,觀眾看完就忘。而電影把綁匪角色「五十」寫得較為立體,他在與孫子的相處過程中,慢慢對孫子產生類似同情的情感(當然可能也包含他已無法領取較多的報酬),

從孫子放火逃跑時放縱他逃跑,在其他綁匪要砍孫子腿時建議割耳朵這種較小的傷害,釋放他時暗示他不要在原地等待馬上逃跑,最後還打昏同夥協助他逃跑等,都深刻加深了觀眾對這角色的印象,也容易感動於這個綁匪並未泯滅人性。

不過對我這種比較敏感的觀眾來說,很容易在觀賞電影時就認為這角色塑造的太過刻意。

顛覆觀眾想法

若電影呈現出來的富翁角色只是如外界所想像的樣子,吝嗇、一毛不拔,電影會不容易激起觀眾的觀賞欲望,能看出電影賦予角色合理化的行為解釋:

  • 爸爸(二世)在拿到錢後終日沉迷於毒品之中,富有反而是害他墮落的幫兇(片頭描寫家庭的戲份,就是要用來對照)。
  • 先派弗萊奇協助調查,過程中懷疑綁架事件是孫子找朋友來自導自演。
  • 如果支付贖金,那其他十四個孫子都會遭受綁架,如果他堅持不支付贖金,歹徒便不會繼續把他孫子當成綁架勒索對象。
  • 雖然 1,700 萬對他來說不多,但當時他資金被套牢著,政策一轉變他的財產可能就會順間蒸發大半。
  • 約翰‧保羅‧蓋提三世其實是他最看重的孫子,這個孫子很不一樣,勒索事件讓他亂了分寸,而他無法接受自己這樣手足無措的樣子。甚至最後是把莊園、藝術品、財產等都留給這個孫子來繼承。

緊湊時刻的安排

電影有很多精心安排的劇情:

  • 孫子利用引起火災分散綁匪注意力,趁機逃跑,在路上遇到車輛經過(讓觀眾緊張停下車的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看到他們一起走進警局(讓觀眾放心),突然又來個轉折,警察收賄,他再度被黑手黨帶走。
  • 在得知贖金能透過借貸給兒子並收取利息後就能報稅,爺爺似乎是找了「中間人」在談判拯救孫子事宜,結果不是!他只是在買骨董名畫。

我在看電影前會避免獲得電影資訊,但這部電影以介紹奇聞奇事的方式出現在不少假日電視主題節目(類似《世界翻轉中》這類型節目)中,即使看到會轉台,但在看電影前大概也就得知綁架事件的結果。

在觀影過程也感受到這對我造成了影響,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來說,若我不知道人質最後有無獲救,在觀賞過程中我會更擔心人質被撕票,而不是老神在在的當個觀賞故事者。又或者,在孫子逃跑成功時會為他開心,殊不知後來他會再度落入綁匪手中。

 

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

蓋提:人生最困難的,就是搞清楚價格是多少?

在聽到這句話時會覺得還蠻有共鳴的,像我自己同時有在寫部落格跟創業,很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報價跟商品售價,或說面試時也會遇到期待薪資多少的問題。你當然心中會有個價格,認為自己付出的時間值多少錢,但這必須要經過面試主管的決策,你也會知道你的商品需要花多少錢(店租、水電、成本、時間成本等),然後考量這商品能賣多少錢消費者會願意買單;價格便宜可能能增加競爭力,但你工作時可能會不平衡,或是做白工,價格貴你又擔心錯失機會。

當你是個消費者時,小至在夜市買個小東西,你可能看到第一家賣80元買了,後面陸續看到賣70元的、賣60元的,損失10元事小,但心情上會很嘔,但若買個小東西一直比價似乎也損失無形的時間成本。再來像大家最常購買的智慧型手機,或列為人生目標的車子、房子,你很難用最優惠的價格買到你最需要的物品,因為「價值或許有個定價,但價格是隨人在喊的」,而它必須經過雙方同意才能成交。

富翁跟一般人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他們往往能用最低的價格買進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包括社畜?),以最高的價格賣出他們所要販售的東西。

 

蓋提:我覺得沒必要花10美元,請客房服務洗內褲,我花個幾塊里拉就能自己洗。

節儉是種美德,但節儉過頭可能就需要有天性加持才有辦法達成。很多富翁都極度節儉,甚至到不符合經濟效益的地步,往往也犧牲掉親情等這種無法用金錢彌補回來的情感,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們如此與眾不同的特質,加上運氣成分後,才達成別人無法累積出來的財富。

 

蓋提:懂得門道就幾乎什麼都能扣稅

多數富翁稅金的比例往往比別人還少,就是利用各種合法、不合法、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辦法去避稅。

 

蓋提:為客人裝的電話亭

錢要從小地方省起。

 

弗萊奇:我跟很多人討價還價過,酋長、蘇丹,我學到錢永遠不只是錢,它總是代表某樣東西,通常是他們不曾擁有過的東西。

對大部分人來說,那種東西用台灣話來說叫做「奇摩子」(日文的「氣持」),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爭一口氣或嘔氣,不會以最大獲利為考量,即使兩敗俱傷也要對幹下去。這種東西深入探查後很容易發現原因出在「尊重」,當你感覺不受尊重,即使損失利益也要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我認為這是人們在潛意識中追求一個覺得「安穩」的狀態,不受尊重時代表這個狀況可能失衡了。

Advertisements

而蓋提殺價的行為我也會認為是如此,當他認為自己永遠都可以掌握住談判優勢時,他會覺得自己能力獲得認同,所有事情都是在他掌控中,才會覺得安穩,因此即使只是幾塊零錢,也需要花時間殺價。

 

弗萊奇:不管是沙漠中的油井或人命都一樣,我們得表現出可有可無的態度。

這邊講的是商業上談判的技巧,你越是讓對方發現你需要他的東西,他就能提高價格,但用在人質綁架談判也是,不過當自己的孩子被綁架時,又有多少家長敢去賭這一把。

 

蓋提:誰會投資被綁架的小孩?弗萊奇:什麼東西都有辦法轉換成現金,他們只看利益和損失。

看電影前我也沒想過「人質」是可以賣出去的,但想想其實還蠻合理的,在商人眼中,什麼東西都有辦法轉換成現金。

 

蓋提:錢會暫時失去所有意義,變得像空氣取之不盡,令人飄飄然,然後這感覺就過去了。

這邊是描述當蓋提看著電報紙條時,弗萊奇問他看著(自己的財產不斷的增加)時,有什麼感覺,蓋提的回覆。雖然我還沒有過類似看著戶頭數字不斷增加的經驗(不斷減少的經驗倒是很多),但我發現很多時候在追求夢想(嚴格來說那比較像欲望)的過程都是這樣,當你達成某個欲望時,瞬間的感覺很快樂,但很快就會麻痺,剩下來的就是空虛,然後追求更多的欲望。尤其這個欲望是可以數字化的(玩遊戲時一定要達成某個目標、部落格瀏覽人次要多少、希望月薪或月營業額能有多少),若不是把目標當成是興趣或夢想,就很容易這樣失落。

 

律師:這個信託讓他能擴大財富又不必納稅,他不能花,但他可以投資。

這邊在講很多有錢人的避稅方式,不難看到政治人物都有很多信託基金會呀。

 

製作過程換角補拍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電影劇照

原本凱文·史貝西的戲份。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電影劇照

換克里斯多夫‧普拉瑪補拍後。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電影劇照

原本凱文·史貝西的戲份。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電影劇照

換克里斯多夫‧普拉瑪補拍後。

 

電影補拍主要是針對所有蓋提出現的畫面(包含出現在畫面遠端),全部都得從凱文·史貝西換成克里斯多夫‧普拉瑪,根據我看到的資料是說,除了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戲份外,其他都重拍過,沙烏地阿拉伯的部份是用 CGI 技術替換掉。

雖然有部分觀眾會不欣賞有人犯錯然後公司(或製片商)就立刻切割這樣的行為,但就商業的立場,會認為在發生性侵疑雲事件後,雷導選擇重拍是有原因的,畢竟他也得對出資方(與所有投資人)有個交代,如果因為男主角而電影被抵制,電影慘賠,對他來說或許影響不大(畢竟薪資早已談好,會有影響的大概是若有票房分紅的部份),但投資人可就慘了。且對於上千個投入工作的電影工作人員來說(常可在片尾看電某部電影提供了 1萬5千個工作機會這樣的標語,但這部應該沒那麼多),心血可能都白費了,只剩少數人願意看這部電影。

電影拍攝原本預算花了4,000萬,補拍的部份又多花了1,000萬,總預算達5,000萬美元,最終北美票房只略高於這個數字,加上電影還需要宣傳費用等,這部應該是賠錢。

 

同工不同酬爭議

最近女權逐漸受到重視,好萊塢一直有著女演員酬勞遠低於男性演員酬勞的問題,也開始有人敢發聲(或者說聲音被聽到)抗議。大部分人認為這跟「票房號召力」有關,當然是越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酬勞越高,無關男性女性(但有相同票房號召力的狀況下,往往女性演員的酬勞還是會相對低很多)。

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多啦,以我的「觀影需求」來說,我會想看蜜雪兒‧威廉絲這種能成功詮釋角色的演員演戲,完完全全不會想多看馬克‧華柏格一眼,可是現實就是電影在宣傳時打上馬克‧華柏格名字能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力遠遠大於蜜雪兒‧威廉絲,觀眾也是決定這市場運作狀況的主因。

其次我會覺得很多時候大眾不是因為某個演員演技優異、外貌出眾才認識他,而是他剛好因為某部電影而崛起,譬如《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2007)觀眾都不是進場看演員的,但剛好參與到的演員會就此被大眾認識(且男性演員比女性還容易走紅),有名氣就能接到更多大製作作品,曝光機會變多,觀眾也被各種宣傳帶著認識這演員,相輔相成下就越來越紅。

 

電影問答

爺爺看到孫子隨手拿起的骨董說了一段話,大意是這骨董可以賣120萬(沒特別說明的話文中皆指美元),他看到一個小販在賣,花了一小時殺價到對方底線(印象中是17元殺到11元,不會超過20元),這段要表達什麼?

當下只覺得這有點不實際,富翁已經獲得10萬倍的報酬率,沒必要花時間去殺價,且對他而言,多花一小時來賺那幾塊零頭根本不符合投資報酬率,很明顯知道他說這句話是有其他用意,更準確的說是,電影安排這劇情有其他想表達的涵意。

一開始我認為這是在表現蓋提的個性,他能用最小的成本去換取到他要的東西,就不會多花任何一毛,有一點點呼應(但不是完全相同)後來他就算同意幫忙支付贖金,也得是在能扣稅的扣除額範圍內,他同樣不會多花到一毛錢。

但對照後來媽媽想把骨董拿去賣卻發現那是贗品時,這邊又衍生一個問題:蓋提是不知道那是贗品(沒有足夠的藝術鑑賞眼光),還是明知那是贗品,卻唬爛說那個值120萬,瞬間挽回多年的父子情與祖孫情?

純粹只是說說個人的想法,會認為還有種可能,蓋提真的認為這是真品(否則他不會把東西擺在辦公室,且孫子會去拿東西這不是可以預期的),但是媳婦(媽媽)感受到的卻是『 這個老頭,居然連這種東西都能拿來騙我們』,加上她當時處於一線生機被澆熄希望的心境中,恨意會更明顯。

這種解釋是符合整部電影主軸的,蓋提不是真的不近人情,而是旁人無法得知他真正的想法(富翁的孤獨),在很多事情上因為缺少溝通,別人(像是媳婦)就主觀去解讀了他的行為動機。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電影劇照

最後那個雕像的畫面是什麼意思?

看到這畫面當下我沒意識到這塑像是誰,還以為是哪個知名藝術品(我承認自己臉盲),看完電影才想到這是蓋提的塑像。

蓋兒在看到這塑像後露出相當複雜的表情,最直覺的解釋,蓋兒對蓋提是又恨又愛,恨他的冷漠無情,蓋提這個一輩子把家人都當成財產的人,他不把孫子的監護權讓給蓋兒,只是因為認為孫子是他的,他不想讓給任何人(離婚協議時),不願意吃任何的虧(借款付贖金時,千方百計想要回來);愛(或說感激)的是他最終還是出錢救了孩子,最後也因他而受益。

或者也有可能說,這得先提到前一幕劇情,蓋提三世在大廳內看著藝術品,蓋兒後來才發現兒子盯著看的對象是蓋提,她或許會認為蓋提一輩子都在掌握他們,就連死了之後,也透過遺產繼續影響著他們母子,有點死了還陰魂不散的感覺。

 

原著作品

  • 類別:書籍
  • 名稱:Painfully Rich: The Outrageous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of the Heirs of J. Paul Getty
  • 作者:John Pearson(台:約翰·皮爾森)
  • 出版日期:1995年11月1日

 

主要得獎紀錄

2018年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名單

  • 入圍,最佳男配角:克里斯多夫普拉瑪(Christopher Plummer)

 

觀賞平台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DVD

租 DVD + 小豪電腦

Advertisements

 

Movie, 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美國.義大利.英國, 2017) / 金錢世界(台) / 金钱世界(中) / 萬惡金錢(港), 心得速記

心得速記,有用截圖輔助。

 

版面介紹 | 網址規則 | 核心價值 | 引用資料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