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人生劇展《那一年曾做錯的事》贖罪與寬恕

公視人生劇展《那一年曾做錯的事》,范揚仲

公視人生劇展《那一年曾做錯的事》

獎項:金鐘獎入圍(1)

題材:植物人

電影場景:嶺角車站、平溪車站、平溪小鎮

 

個人不太喜歡觀賞電影前得知太多資訊,就連知道劇情簡介也嫌太多(也是因為這緣故,我的電影心得都把劇情簡介擺在最後面,各位看倌如果想先看劇情簡介,可以自行先拉下去看)。

但不透漏劇情,又想簡單介紹影片實在有困難。在此前提下,對這部影片的簡介是:一個講關於贖罪原諒的故事,演員演技很棒。

(以下心得有雷) 

影片一開始先給個結果,一位媽媽在廟裡跪拜、一位少女(阿立)受到全班排擠、這少女的某位同學對她態度既是會幫她,但又帶著些許恨意。

接著再慢慢湊出整個故事情節出來:原來一場意外造成國峰變成植物人,國峰的女友阿立把錯全攬在自己身上而拼命贖罪,國峰的媽媽則是無法原諒阿立,也讓自己身陷痛苦深淵。

阿立當初跟男友國峰說想騎車出去玩,但後來被車撞,國峰變成植物人。此後阿立拼了命的想贖罪,不厭其煩的每天下課後就到醫院跟國峰媽媽輪班照顧國峰,不過國峰媽媽態度一直非常不友善。阿立藉由想取代成為國峰的方式贖罪,她原本功課不好卻開始拼命唸書(國峰功課不錯),甚至在寫考卷時姓名填的都是國峰。我不知道這種行為的專有名詞是什麼,但這很常見,人生劇展《早秋的散步》跟電影《沉睡的青春》講得都是這樣的例子。

而國峰的媽媽則是無法原諒阿立,個人猜想,這是因為她不願意接受已發生的事實,她陷在一種「如果當初阿立沒找國峰出去騎車就不會有事了」的心態而無法面對現實,而在找不到肇事者的情況下,她把矛頭指向兒子的女友。無法寬恕別人,讓她自己活的也很痛苦,甚至無法正視家裡的其他問題。

而這個問題來自國峰的妹妹,國峰的媽媽全心全意的只關心到自己的兒子,而忽略了同為她孩子,這個女兒的感受。我想,普天之下的母親似乎都有這樣的行為,當其中一個孩子有特殊疾病時,反而忽略了其他孩子會因為母親過度專注於那個孩子,而使得其他孩子有覺得自己被冷漠、不重要的感受。這類的心情描述,各位可以參考:茱迪.皮考特的《姊姊的守護者》 、《小心輕放》等書。

這部影片讓人覺得表現最亮眼的,是演員的演技。因為常看公視人生劇展,對飾演媽媽的潘麗麗、飾演國峰的張捷都算是很熟識了,而其他演員演技每一位都不錯,甚至連片頭念經的師公都讓我感受到這部片有用心。

但拍電影不像寫部落格,一個人一生可能寫上幾千篇的部落格,但一位導演一生之中又能拍幾部電影呢。所以電影更應當是導演與編劇窮極一生的體驗、觀察,再去說出想表達的議題,這點我會覺得是這影片比較可惜的部份。就以聽故事的角度而言,這會讓我覺得影片想表達的議題不夠明確。

該影片在平溪小鎮拍攝,也確切的發揮了影片紀錄的功能,像是遊客施在鐵軌上施放天燈(但僅被當成一過場畫面,甚至連遊客閃火車的畫面都沒有),或是天燈燃料燒完後,剩餘部份會四處散落,阿立把那些天燈屍體都撿回家(但我不知道她檢那些幹麼?)。

又或者說影片中安排了一個酒鬼角色,的確是透過阿嬤去說出「老天爺或許是對你不好,但喝酒殘害身體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雖不至於突兀,但會覺得能發揮的空間還蠻多的。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在講酗酒這個問題,電影《流浪神狗人》就安排了跟該電影中其他議題的連結,這會讓人覺得這個議題的表達有其完整性

影片絕大部份都很用心,但當阿立跟國峰騎摩托車出去時,我就在想導演會怎麼來處理這畫面,這個車禍畫面不好處理啊!就在我還在思考時,卻發現這裡好像不太對勁,本來不是晴空萬里嗎,怎麼轉了個彎就變成下雨天了?(地上是濕的)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到一段訪問節目,一名年輕演員(不知道他是誰)在跟主持人(好像是陶晶瑩吧)聊天,他說導演拍戲超嚴苛的,像是有一次,導演說他的內褲露頭不連戲,他前後兩天穿了不一樣的內褲。也曾聽過豆導鈕承澤很兇,就我個人看到的畫面,有許多時候他都是在兇工作人員那些道具不連戲(像是汽車不連戲,但是又借不到那台車了)之類的。

對演員來說,會覺得這些導演很難搞、很難相處,但拍電影本來就應該要這樣不是嗎?對演員來說,可能花了好幾天拍一場戲,但對觀眾來說,影片中是「同一時刻」發生的事呀,你不能穿著制服出門去上班,結果到了早餐店又變成便服呀。

拿一件我從報章雜誌上看到的事情來說:

《艋舺》慘挨巴掌阮經天扮黑幫兄弟,拍攝時被馬如龍賞了100多個巴掌無怨言,最後靠此片抱回金馬影帝。

一字約之!在阮經天得獎前,我就曾在《艋舺》的心得中說過,阮經天的演技好棒!一個演員用不用心,導演用不用心,都是看得出來的。今天演員如果連做到最基本的「連戲」都要抱怨,那乾脆不要當演員了。(我不知道那位年輕演員是不是有抱怨,這裡只是單純在討論拍電影用心與否這件事。)

這就像你去吃一碗牛肉麵(價格還不便宜),如果老闆覺得牛肉有沒有煮熟無所謂,湯頭裡頭有沒有蟑螂也不重要,反正只要搞個噱頭來上新聞吸引客人就好,你會做何感受?而這就是台灣電影圈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全部的人味覺系統都壞掉了好嗎。

 

潘麗麗, 那一年曾做錯的事

潘麗麗(右)飾國峰的媽媽香梅,她演媽媽已經相當駕輕就熟,而且都是一些內心糾葛、心態複雜的媽媽。我看過的就有:同性戀兒子的媽媽、身體有小缺陷但不放棄追求夢想兒子的媽媽、盲眼孫子的阿嬤,或是在這部影片中的角色,都演的很棒。

Advertisements

 

李佳穎, 那一年曾做錯的事

李佳穎飾演阿立,1983年生的她演起高中生卻一點也不會突兀。第一次看有她參與的作品是同為人生劇展,2005年《極限燙衣板》。而在這部《那一年曾做錯的事》已經她是戲份幾近獨挑大樑的女主角,演技雖人不至於精湛到令人驚訝,但在正妹之中演技算是很不錯了。

劇中的造型,總讓人覺得與陳妍希有幾分神似。不過這也是一種困境,不管是陳妍希還是李佳穎都是,缺少更多的個人特色。綜觀演藝圈,不管是演戲、唱歌、搞笑,抑或是上節目談話而已,能多年持續在一線上的演藝人員都有其濃烈的個人特色。

李佳穎的無名部落格

 

張捷, 那一年曾做錯的事

張捷飾演國峰,大多數時刻是植物人的樣子,雖然沒有什麼發揮,但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值得讚許的事。

 

那一年曾做錯的事 演員

左起張捷、李佳穎、李律、潘麗麗

李律飾演怡慧,她常演公視人生劇展,但我只有看過《木頭人》《躲貓貓》《芭娜娜上路》《曬棉被的好天氣》,但是對她沒有什麼印象。演技是不差,但可惜的是我想這部依然不會讓我對李律留下太大的印象。

 

蔡皆得

蔡明修飾演阿海,阿立的叔叔,是個酒鬼,當他跳出來罵國峰媽媽時卻讓我覺得好爽。

照片不是這部影片的造型(我找不到),是《記得打給她》裡的劇照,一部我明明寫過心得,卻忘記自己看過的學生劇展。

蔡明修之前叫做蔡皆得,他這部飾演的「酒鬼」角色,在台灣的演員中算是精湛的了!

 

電影拍攝場景在平溪小鎮,這幾年到過平溪可能也不下二十次。分享一些劇中拍攝的場景:

 

嶺腳車站, 平溪

阿立回家的場景,以及阿嬤賣菜的地方,都在這個月台是圓弧形的嶺腳車站。

 

十分車站, 平溪

晚上遊客放天燈,則是在十分車站旁的十分老街。

 

平溪車站, 平溪

平溪車站前的三坑溪鐵橋,也是電影、廣告很喜歡的場景。

 

【影片資訊】

首播:2011/5/5

製作人:蕭雅惠

導演:范揚仲

編劇:陳佳敏

主要演員

潘麗麗 飾 香梅(國峰媽媽)

李佳穎 飾 阿立

廖瓊枝 飾 阿嬤

張捷  飾 國峰

李律  飾 怡慧

蔡明修(蔡皆得) 飾 阿海

Advertisements

 

【劇情簡介】

阿立是被父母遺棄交給祖母扶養的小孩,
在這個被大家瞧不起的村庄裡,
她的朋友只有國鋒一個,
但雖然一起長大,高中後的變化卻不相同。
阿立成了和同學躲起來抽煙的後段班學生,
國鋒則是優秀又受父母疼愛的升學班學生。
高三下的某一天下午,阿立與國鋒和一起翹課,
那個下午是他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個記憶,
坐在火車上曬著暖暖的太陽一站又一站、
跑到無人的山頭眺望遠方….。
但之後,阿立又提議騎車,
而造成飆速後的車禍意外。
阿立全身重傷,
國鋒成了植物人。

國鋒的母親香梅無法原諒阿立,
加上他們都不是家境寬裕的人家,
於是香梅要求阿立每天放學後到醫院照顧國鋒。
快二年來,阿立變了,她獨來獨往,忍受同學的嘲笑,
就只想盡心盡力照顧國鋒,
他們都被那年的一個錯誤給囚禁,
他們該往前嗎?能往前嗎?往前又是什麼呢?

 

得獎紀錄

第46屆金鐘獎(2011年金鐘獎)

入圍,攝影獎:陳麒文

 

第34屆金穗獎

最佳劇情片、編劇獎、最佳整體演出獎

 

謝謝觀賞。請別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吧。

也歡迎各位朋友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

 

延伸閱讀

.更多公視節目的觀賞心得:公共電視節目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Advertisements
部落格作者:闕小豪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