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武戲佳,文戲有待加強
Alita: Battle Angel(美國, 2019年) / 艾莉塔:戰鬥天使(台灣) /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國) / 銃夢:戰鬥天使(香港)
好萊塢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1990年),主要是依照OVA版(原創動畫錄影帶)改編。電影走賽博龐克風格,是以合成人為主要世界觀,是人類用機械取代身體,可能只有單隻手臂,也可能是連身體都用機械取代。
仿生義肢體的設定上,機械義肢體部份很明顯能看出是機械,跟好萊塢那種從外觀看不出來的仿生機械科技如《魔鬼終結者》系列、《異形》系列不同,這讓電影在題材或視覺上很特殊,喜歡的觀眾會覺得很新鮮,不喜歡的觀眾則是對於結合真人臉孔與電腦成像身體過重的違和感會感到突兀。
在動作劇情上電影的表現頗為優異,動作設計流暢、配樂引領觀眾情緒高亢,在劇情部份由於大量濃縮、刪減內容,對看過漫畫或OVA的粉絲來說,電影還原度相當高最為令人讚賞,但感人情節與重要劇情內容都被刪減掉,感受會介於可惜與憤怒之間。對沒看過原著的觀眾而言,則處處充滿不明就裡的劇情或設定,情感展現顯得突兀,表達手法亦不佳,明明是相當感人的劇情或驚喜的轉折,表現出來的卻讓人很無感。
是部適合看動作戲,但不適合對劇情表現有所期待的作品。另外提醒一下,這是系列作電影,這部只是首部曲喔!看完後對於電影中的各種設定是會感到疑惑的。
觀影情報
上映:2019/02/05 00:00起 |
片長:122分鐘 |
級別:輔導12級(12+) |
評分:IMDb(無)、豆瓣(無)、爛番茄(51%/43) |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15萬+) |
片尾彩蛋:無,演職表約5分4秒。 |
相關文章:影評 | 演員 | 特殊片頭 | 宣傳發行 |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漫畫改編電影(漫畫真人版電影)、賽博龐克、合成人;橘子、巧克力、鸚鵡、酒吧、殺害動物(狗) |
時空:2563年 |
背景:廢料場(Scrapyard);薩雷姆(Zalem,英文為Tiphares) |
影評
電影表現
武戲佳,文戲有待加強
電影中的動作劇情表現優異,不管是暗巷中艾莉塔初次展現優異體能、酒吧中混戰、地下世界艾莉塔與格魯襲卡的對決,或是後期死亡球對決、艾莉塔對上巨型機器人百夫長、艾莉塔與格魯襲卡的再次對決等,步調流暢不拖泥帶水、配樂鮮明熱血,畫面展現不俗,都相當精彩。
在劇情發展上,最大問題是劇情可預期性太高、缺乏起伏,刪減後的劇情在情感發展上缺乏說服力,世界觀設定令人不明就裡。設定成 PG-12(台灣為輔導12級)也讓成年觀眾覺得表現跟原著比較起來過於被壓抑。
可預期性太高是指當電影中出現某些關鍵點時,很容易猜到接下來劇情走向,幾乎是毫無驚喜可言,舉例來說:死亡球中出現犯規等級的武器時,千蓮說可以用在其他地方、艾莉塔在太空船中找到新身體(可預期她後來會傷重到無法復原)、維克塔想殺掉艾莉塔,騙雨果說服艾莉塔參加死亡球等。
缺乏起伏則是說電影中有不少劇情原本應該是感人的,或是令人感到驚喜的轉折,如依德醫師私底下從事賞金獵人工作、雨果的真實身份是劫客、艾莉塔把心臟挖出來要讓雨果賣錢(情感發展尚不足,或說它沒有《天外奇蹟》之類作品那種短短幾分鐘就能感動觀眾的功力)、雨果被沙波刺殺、雨果被防禦環攻擊等橋段,觀眾並不容易投入情感或感到驚喜。
世界觀設定令人不明就裡
1, 打從電影一開始就出現大量合成人,電影從頭到尾並未對這點做說明。一般理解下,會需要機械義肢體要不是天生殘疾,就是因故受傷,但在電影中那是很平凡的現象。這個在原著中有提及,機械能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或體能,許多人是自願裝上機械義肢體的,這部份的說明不該省略。 |
2, 電影有提及劫客會針對女性下手,但這部份完全沒說清楚目標(要取走哪些器官)及原因(做什麼用),好像只提到要賣給死亡球。 |
3, 艾莉塔新裝手指跟《摩登如來神掌》(1990年)一樣可以用來點菸(大誤),只提到那是弧電漿。我想這部份似乎是跟她後來拿大馬士革鋼刀有關,刀會包覆弧電漿以增加攻擊力。 |
4, 有段劇情是雨果在艾莉塔獲得新裝後問她能不能感受到他的觸摸,但這前提是觀眾得知道原著中,合成人的設定是沒有(或少量)肉體感覺,才會知道這段要表達什麼。 |
5, 格魯襲卡有幾句台詞說他出生在地下世界,這在電影中被簡短帶過,而在原著中有較完整的議題展現。 |
6, 諾瓦是怎樣駭入維克塔或格魯襲卡腦部以控制他們,設定上是模糊的。 |
7, 合成人在原著中至少要有的人體部份為:腦部、心臟與脊椎,前兩者在電影中有明確展現,後者得看過原著才會知道為什麼艾莉塔跟格魯襲卡在替換身體時身上都保有脊椎部份。 |
8, 依德說自己曾住在薩雷姆,因小孩生病而被趕下來,原因沒做解釋。 |
觀影感受
我沒看過《銃夢》漫畫或OVA,在這狀況下觀賞電影,會認為它被表現的跟這幾年青少年取向的反烏托邦電影一樣:階級落差大,處於下層階級的主角(群)起身反抗上層階級、大量自創名詞,描寫上卻缺乏新意。在看過《移動迷宮》系列、《分歧者》系列、《飢餓遊戲》系列等,對於這種套路固定的作品已經麻痺無感,若電影有新鮮議題上的探討,或許還會對劇情感興趣些,以至於我覺得劇情是很無趣的(這似乎也是原著粉絲最反感的原因之一,各種議題的探討都被拿掉了)。
電影表達議題
工具無好壞之分,端看使用者
艾莉塔得到新裝備的部份在表達,工具無好壞之分,端看使用者如何使用。
女力崛起
誰說女性總是得靠男性來拯救,男生也能求助於女友。
電影專有名詞
薩雷姆(Zalem):浮中空中的城市。(就目前已知資訊) |
廢料場(Scrapyard):此集主要角色們居住的地方。 |
百夫長:維持治安(主要負責攻擊)的重型機械。 |
劫客:專門搶劫人們身上的機械義肢體,賣給死亡球。 |
死亡球(Motorball):結合溜冰(賽車)競技、格鬥與橄欖球達陣概念的比賽 |
火星共和國(URM):United Republic of Mars,目前是個謎,只知道他們在隕落之戰時進攻薩雷姆,欲殺掉諾瓦(至少艾莉塔的任務是如此)。 |
賞金獵人:依據懸賞單獵殺劫客或罪犯。 |
全替換合成人:人體部份只保留腦部、心臟與脊椎的合成人。 |
裝甲術:URM 使用,現已失傳的戰鬥術。 |
觀賞平台
觀賞戲院:哈拉影城 5廳
心得速記
版面介紹 | 網址規則 | 核心價值 | 引用資料 |